回到明朝做仁君_回到明朝做仁君 第53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回到明朝做仁君 第53节 (第1/2页)

    见到王皇后委屈的表情,朱翊钧又连忙笑着补充道:“放心吧,也不会怪罪你。朕之前已经和两位太后说过了,今天不会过去太早。”

    王皇后看着朱翊钧,有些迟疑,也有些古怪,而后轻声道:“陛下与臣妾想象中的不一样。”

    “要叫郎君。”朱翊钧笑着伸手捏了捏她的鼻子。

    “郎君。”王皇后的脸红得娇羞欲滴。

    朱翊钧可没管这些,一把扯掉了王皇后用来遮挡的被子。

    “啊!”王皇后脸更红了,在皇帝的注视下慢腾腾的站起身。

    朱翊钧将王皇后揽在怀里,附耳道:“娘子滋味妙不可言,回味无穷。”

    王皇后这推也不是,抱也不是,只想将自己裹紧被子。

    朱翊钧看着自家娘子娇羞的模样,心情大好,“哈哈哈哈!”

    两人在宫女的伺候下换了衣服,一起去了慈宁宫。

    今天,他们要去请安。

    两人到慈宁宫的时候,陈太后也已经过来了。

    两位太后正笑着谈论什么,看来心情很不错。

    见到皇帝二人从外面走进来,她们脸上的笑容更灿烂了,心情也更好了。

    朱翊钧和王皇后两人恭恭敬敬地行礼,恭恭敬敬地上茶。

    经历了一番繁琐的仪式,朱翊钧和王皇后才站起来。

    看着搀扶王皇后坐下的朱翊钧,两位太后对视了一眼,随后都笑了。

    陈太后看着朱翊钧笑着说道:“陛下还真是心疼媳妇。”

    王皇后听了这番调笑,脸色通红。

    李太后在一边看了一眼两人,也笑了。

    倒是没有什么吃醋的想法,这个媳妇可是她亲自替儿子挑的,那是哪哪都满意。

    朱翊钧理所当然的说道:“那是自然,朕的媳妇朕当然要心疼了,不然还能指望别人心疼?”

    两位太后看着他的模样,同时指着他笑了起来。

    “你呀你!”李太后指着朱翊钧说道:“怎么有了媳妇之后,反倒顽皮起来了?”

    “那是因为在两位母后面前,朕永远是孩子。”朱翊钧缓缓地收敛了笑容,轻声道:“这些年多亏两位母后,孩儿才有今日。”

    说着,朱翊钧撩起了衣服,对着两位太后磕起了头。

    一边磕着,他一边沉声说道:“谢母后养育之恩!”

    “这是做什么?”李太后眼圈发红的说道:“快把陛下搀扶起来!”

    王皇后这个时候走了出来,跟着朱翊钧一起磕了头,然后才把朱翊钧搀扶了起来,一副与丈夫共进退的模样。

    两位太后看到两人如此,顿时又笑了。

    第七十九章 如何封赏皇后娘家

    领了一大堆的赏赐,陪着两位太后吃了饭,朱翊钧这才把王皇后领回了乾清宫。

    扶着她坐下,朱翊钧关心的问道:“身子没问题吧?”

    昨天晚上,两人才有了第一次。这都还没恢复过来,早起就这么一顿折腾,朱翊钧还真的有些担心。

    王皇后摇了摇头,温温柔柔的笑着说道:“没有什么大事情了,郎君不要担心。”

    看她不像说谎的样子,朱翊钧这才放心地点了点头。

    接下来的两天,皇后都要在皇帝这里住,到了第三天的时候才会搬出乾清宫,转而到坤宁宫去。

    当然了,这些都是表面上的规矩,实际怎么做还看自己。

    大明朝唯一只有一位女人的皇帝是弘治皇帝,每天就和张皇后在皇宫里面像普通夫妻一样生活,一起吃饭睡觉,很多规矩都不遵守。

    外面的人弹劾了很多次,但是没有用。这两位依旧是我行我素。弹劾不弹劾的,我都不在乎。

    朱翊钧没准备这么干,再难攻的城,也抗不了七进七出。

    到了第三天,他没有把王皇后送回去,依旧让她留在乾清宫。

    两人每天同吃同住,蜜里调油一般。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了半个月。

    最后,两宫太后实在是看不下去了,让人把王皇后送回了坤宁宫。

    “人的习惯真的是一种可怕的东西。”朱翊钧端起茶水喝了一口,颇为感叹的说道:“这才半个月的时间,朕就已经习惯皇后在身边了。”

    说起来,王皇后还真的挺会来事的,经过半个月的水乳交融,拍拍她,她就知道换个姿势。

    看了一眼伺候在身边的韩六娘,朱翊钧笑着说道:“让司礼监把这些日子的题本送过来,让朕看看。”

    “是,陛下。”韩六娘连忙答应道。

    朱翊钧大婚的这些天,朝廷上下的官员虽然事情不太往上汇报,但是该办的事情还是要办。

    司礼监那边的事情也不少,张宏没少向朱翊钧汇报。只不过基本是听个汇报,做一个答复。

    今天朱翊钧要把这些日子的东西好好梳理一下,做到心里有数。

    很快,司礼监就把题本都送了过来。

    当然了,这些都已经经过筛选。如果一股脑的全送过来,累死皇帝也干不过来。即便是如此,也还剩不少,够朱翊钧看几天的了。

  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