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回到明朝做仁君 第43节 (第1/2页)
儿子的态度让她很满意,无论是处事的态度,还是对自己的态度,都让李太后觉得儿子真的长大了、成熟了。 “孩儿是这样想的,”朱翊钧往前凑了凑,有些兴奋的说道:“现在张先生不能理事,朝堂上要以稳妥为主,绝对不能够出现乱子。” “现在很多人想要高拱回来,也有很多人不想让高拱回来。在这个时候,孩儿也觉得高拱回来不但没有好处,反而全都是坏处,说不定会给朝堂上带来什么样的乱子,所以他不能回来。” “可是如果孩儿直接拒绝,会引起朝堂上一大批臣子的不满,说不定就会引起什么风波。所以孩儿觉得,这个态度孩儿不能表。” “于是,孩儿就想了一个办法:让人带着赏赐去高拱家看看。一方面,表现一下孩儿对高拱的关心和关爱,可以堵一堵那些人的嘴。等到看望高拱的人回来,只说高拱身子不好、年纪大了,已经不能理事了。在这样的情况下,高拱自然不可能回来主持朝政。” “这样一来,孩儿两边都不得罪,高拱也没回来。不知道母后觉得孩儿这个想法怎么样?” “只不过,这么做似乎有失忠厚仁义,孩儿有一些拿不准。”说到这里,朱翊钧还一脸的惭愧,有些无奈的说道:“孩儿也知道这是帝王心术,张先生也教导过孩儿。” “不过张先生也说了,能不用则不用,能少用则少用。现在孩儿也没有办法了,还望母后拿一个主意?” 李太后还没有说话,站在一边的张宏已经不能口呆了。 好像不是这么一回事吧? 为什么陛下说的事情,和刚刚和我们说的事情完全不是一回事? 望太后做主? 好像陛下已经吩咐下去了吧? 可这个时候,张宏真的是一句话都不敢说。 如果这个时候把这件事情说出来,那挑拨皇帝和太后关系的人就变成他了。 陈矩又看了一眼张宏,嘴角冷笑。 人就不能自作聪明。 李太后欣慰的看着朱翊钧,拉着他的手拍了拍,满意的说道:“皇儿真的是长大了。你这个想法很好,很好!” “母后觉得不错?”朱翊钧面露欣喜,一副得到大人夸奖的孩童模样。 “不错,不错。”李太后给予了肯定,“就按照你说的办吧。” “那孩儿等一下吩咐他们去办。”朱翊钧点了点头笑着说道:“现在也不早了,母后还是早点休息,孩儿就告退了。” “去吧,去吧。”李太后笑着说道。 给李太后行了礼,朱翊钧转身就走了出去。 看着儿子的背影,李太后脸上的笑容更灿烂了。 说起来,现在从这个角度看过去,儿子真的长大了。肩宽背阔,真有几分精神了,看起来像成人了。 回到寝宫,朱翊钧把人打发走了,只留下陈矩。 看了一眼陈矩,朱翊钧缓缓的问道:“朕能相信你吗?” 闻言,陈矩扑通一声就跪在了地上,一边磕头一边说道:“奴婢对陛下忠心耿耿,日月可鉴!” “朕交代你一件事情,你给朕办了。”朱翊钧语气没有什么变化,声音也很平和,似乎在说一件并不是很大的事情。 “陛下吩咐。”陈矩激动的说道。 虽然陛下这么说,但这一次的事情肯定不简单。如果自己把事情办好,自己就真的是陛下的心腹了。 外面很多人都说自己深受陛下的信任,能够在陛下身边伺候,将来肯定飞黄腾达。 可是自家人知自家事,陈矩心里面很明白,陛下可没有外面说的那么信任自己。自己也不是什么陛下的心腹,只是在陛下的身边伺候而已。 陈矩也想做陛下的心腹,可是没机会呀! 看来这次不一样了,陛下让自己办的这事,只要办成了、办漂亮了,自己自然就会成为陛下的心腹。 在这样的情况下,陈矩怎么可能不激动? “去一趟高拱的老家,”朱翊钧缓缓地说道:“明面就是去探望,跟着吏部一起走;私底下,你们这样这样……然后再……明白了吗?” 陈矩抬起头,脸上带着浓浓的震惊,直接愣在了原地。 朱翊钧看了他一眼,眉头一皱,“怎么了?没有听明白?还是办不了?” “回陛下,奴婢听明白了,奴婢一定办好!”陈矩连忙趴在地上说道:“只不过奴婢走了以后,陛下身边没个人伺候,奴婢心有不舍。” “没关系,让张诚来。”朱翊钧笑道。 闻言,陈矩心里面也不知道是个什么滋味。 一方面是高兴,自己终于要为陛下办一件心腹的事情,也有希望成为陛下的心腹了。 可是自己走了以后,张诚接任自己的位置,这就可能会导致自己多出一个竞争对手。这心里面又有一些忐忑。 不过事已至此,除了听陛下的圣旨,也没有其他的办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