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16页 (第2/2页)
家。” 小儿子传宝在板凳上扭着个身子,已经坐不住了。 “再等会儿再等会儿,一会儿就回。” 那边看到方彩云刚送走老村长家的客,黄三妹赶紧笑着凑了上去,“彩云妹子,今天可忙坏你了~”,嘴上说着,她粗胖的手顺得搭上了方彩云的小臂。 妙瞳在一边听着这话抿了抿嘴。 黄三妹平时喊方彩云的时候都是叫她“方老师”,只有有事相求的时候才会说“彩云妹子”。 “彩云妹子啊,你家这一走,咱两家可就离得远了,你说那俩孩子关系那么好,还成天一起去书房念书的,可不能断了联系啊!” “大姐,那怎么会呢,我们得蒙你家这两年多的照顾,村里就这么几十户,搬了也没离多远,希望你们常来家里坐坐。” “我就是说说,哪能老给你们添麻烦,只是俩孩子不还是一起上学吗,那个……”黄三妹收住话,余光看了眼方彩云。 虽然话没多说,但方彩云低头笑了笑,早已明白了其中的意思。 “大姐你放心,俩孩子还是一起上下学,那每月一斤的肉还是照常给的。” “哎呦呦,你这是哪的话啊,这么说不就见外了吗!不过你可别说,我看我家妙瞳和陈汐一起上学,陈汐那劲头都更足了呢,这孩子还就得有个伴。” 妙瞳听着黄三妹的这些话,面无表情的盯着桌上的剩菜,姐姐妙莹在一旁捋了下她的头发。 女孩尽量换点有用的东西就行了。这是李大成常说的话。 重男轻女,女孩嫁了换彩礼是唯一的用处,这几乎是村里人的普遍观念。可是令妙瞳不解的,是说出这些话的是男人,而做出事的大多都是那些妈妈。 妈妈们也曾沦为这种观念的交换品,那为何成了母亲,却成了进行这种交易的执行者? 妙瞳始终无法理解。 这时,黄三妹已经从屋里快步走了出来,一脸的笑。 “走,咱们回家。” 走的时候黄三妹还不忘叮嘱李大成把带来的东西如数拿走,而那如春的笑脸,看来一切都如她所愿,李家又得了实惠。 — 这一年的冬天特别冷,黄三妹把孩子们的旧棉袄的里子拆开,往里面絮着棉花。 几件棉袄已经穿了好多年,里面的棉絮压的又扁又实, 家里买的新棉不多,她把大部分新棉都絮到儿子的棉衣里,又从里面拿出旧棉絮,放到闺女的棉袄里。 莲花山生产大队这几年的收成都不错,是所在公社下几个大队中最好的,尤其是附近几个村子都栽了苹果树,这些年年年丰收。 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