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7页 (第1/2页)
当然了,他在意的也不是这件事本身。 贾家的男人自小受到的教育就是:后宅之事都是女人的事,男人不插手。 贾敬之所以会在意这件事,不过是通过这件事,他突然意识到,他是时候收拢一些自己的心腹了。 可这件事,若是找母亲许氏,多半是不行的。 因为作为一个母亲,她会想全方位地得知儿子所有的情况。 若是找她要人,最后这些人都会成为給许氏传递消息的心腹,让他做什么都束手束脚。 没办法,谁让他如今身板太小,没有威信呢? 既然母亲这里行不通,那就只好找父亲了。 其实,他四岁的时候就已经启蒙了,只是最近病得厉害,才放了蒙师的假。 而在父亲贾代化眼中,启蒙入学之后,他就相当于半个大人了。 如果他向父亲表示,想要几个自己的人手,贾代化一定会很欣慰,觉得自己的儿子不会长于妇人之手。 只要贾代化发了话,就算许氏再不甘心,也无可奈何。 因为,贾代化才是一家之主。 不过,在找父亲之前,他得好好想想,这辈子,到底要不要再走前世的老路? 如果走上辈子的老路,凭着上辈子的经验学识,他考个前三甲是没有问题的。 到时候,他再熬过初入翰林院,被同僚排挤的那一段,做出谦和冲淡的样子。 时日久了,那些心性豁达之辈了解了他的为人,自然乐意与他相交。 至于那些心胸狭隘,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的,他贾敬也不屑结交! 先在翰林院熬几年,待有了资历,便可活动活动,动用一下关系,挪到六部去观政。 他已经活了一辈子了,什么人日后会发达,什么人日后会倒霉,心里一清二楚。 只需小心些,多结交些尚未发达,日后却会大贵的人,不愁不能出将入相。 可是,这也太慢了,他根本就等不及,也没有那个那个耐性去等! 这也怪他上辈子道经读多了,骨子里多了一种出世之意。 若不是他没个兄弟代替,他都想早早表现出对世俗的嫌弃之意,再过几年就出家为道。 当然了,这一回他不再自暴自弃,自然也不会去服什么金丹。 可事与愿违,大哥贾敷一去,他这辈子还是独子的命。 盖因许氏生他的时候伤了身子,不能再生了。而以许氏的手段,是绝对不会允许有庶出子女的。 宁国府是他的责任,而他这辈子是绝对不会允许宁国府再次败落的。 既不想家族沉积败落,又不想再入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