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三国:关家逆子,龙佑荆襄 第1435节 (第1/2页)
蔡邕抚琴—— 段颎站在城头指挥演戏; 许劭的月旦评—— 何顒给他的毕业状游写下评语—— 济南国一座座被推倒的活人祠庙,百姓拍手称快—— 济北老百姓沿黄河南岸将他的船送出数十里—— 讨伐黄巾,从冀州回军路上的大雪纷飞—— 顿丘城内和百姓一起在月光下的换乐—— 数次给皇甫嵩下跪—— 父亲讲述他不得已贪腐经历时的哭泣—— 皇帝犒军时,一把握住他满是冻疮和血口的手,领他顿觉温暖… 自此… 曹操走完了他那“忠于汉室”的青年岁月。 这…便是他的初心。 便是他会渴望在墓碑上刻上“汉征西将军曹操之墓”的初衷与使命。 但终归,天下不是他一手创立,也不能按照他想要的方法发展,他用少年、青年、壮年的前半成,都尝试着做一个“忠汉之人”,做一个治世之能臣。 可…他陷入的却是屡次罢黜、无官可做,无世可救的怪圈,陷入了一次比一次更大的绝望。 他所能做的…唯是继承,无论好的、坏的,还是不公平的,不合理的…他似乎只能继承? 不… 还有一条路,那就是“打破”! 打破这混乱的旧纲常,按照他想要的方式,建立一套全新的社会体系。 可糟糕的是,他需要面临的是一个国不是国,家不是家的混乱时代。 幸运的是,他以大魏的建立去拯救大汉帝国,消除不好的,打击坏的,建立公平、理想的大同社会… 放眼这天下,放眼前后五百年?又有谁有这样的机会? 从这里看,从这里想… 他这一辈子值得了! 值得了! 唯独遗憾的,只是他用一种黑暗的方式去践行他的初衷。 ——“吾…” 那白绫上嘶哑的声音响起。 后面的字眼更加嘶哑… ——“愿尽吾之毕生…成…成…” 这是窒息下最后的呢喃。 是属于魏王临别的寄语。 ——“成帝之辅弼,国…国之栋梁!” 不忘初心… 曹操的这一死,践行的是他的初心,是他前半生的使命,也是他这一世的终点。 ——吾愿尽吾之毕生,成帝之辅弼,国之栋梁! 若他这一辈子… 只有前半生,那该多好? 若他这一辈子,只用前半生去践行,那…那或许后世就不会再有那么多的键盘史学家去喋喋不休、争论不止… 就不会有那么多的人对他的功过是非去歌颂,去锐评,去悼念,去惋惜,去痛斥—— … … 昏黄的孤灯下—— 《孙子兵法》摆在左边,《春秋左传》捧在手心… 关羽忽然一个哆嗦。 这种感觉很奇妙,就好像突然…失去了什么,不,是失去了什么宝贵的东西。 月的宁静,透过窗子洒下一片白芒—— “父亲…” 只见的关平匆匆的闯入此间。 关羽见他十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