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14章 (第1/2页)
时先生确认完了,表情肉眼可见地放松了下来,道: “我这侄女儿平日里没什么爱好,从前我带着她在江南做生意的时候,她就喜欢玩印章。” “脾气嘛,被我惯得娇纵了些。她若是在你这里订印章不给钱,你可以找我来要。” 想来时先生从前在江南做了生意,赚了不少钱,这才想着来岭南这里当个教书先生养养老。 江行客套道: “哪里哪里。” 天啊,别说不给钱了,时鸣每次跟不认得钱一样,不出手还好,一出手,银票那是大把大把地往外掏。 还不准人不收。 忒霸道。 师徒二人又寒暄了几句,江行眼见天色渐晚,便告别了时先生,回家去了。 江行在城中上学,妹妹却在村里住着。一来一回他也不方便照看,干脆把阿摇送去了王婶家,托王婶照看一番。 本来江行还想付些银钱给王婶,可惜王婶不收。于是江行只得另寻他法,时不时买些粮食蔬菜送去王婶家,也算对她的感谢。 江行想过要不要在城里租一间小院子,可惜书院周围的院子全是陪读的家长,已经没有空闲的院子可以租赁了。江行于是歇了这份心思,想着什么时候手头的钱攒够了,在城里买一间小院子,彻底搬去城里安家。 - 次日照常上课。 江行读的这个低学段,很多东西他穿越前都已经学过,甚至学得很深。因而他兴致缺缺,并没有仔细听讲。 讲到一半,时先生放下手中的书,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卷子,道: “下面的时间我们做一场当堂测验。” 江行立马回神,坐正了。 这是入学以来第一次测验。江行不由得重视起来。 卷子拿到手里,轻飘飘的一张,题目也不多。江行打眼望去,除了一些课内的背诵外,还有几道题是考时政的。 比如最后一道: “简述今上继位后,在岭南地区徭役和税收方面的政策改良。” 这题说难不难,说简单也不见得有多简单。这样的题目,只要稍加了解便能做出来,但偏偏低学段的孩子们很少关注时事,大多都被家长按在书桌旁背着“之乎者也”,做着算术题。 因而这么简简单单的一道题,反而难住了一大片人。江行听到周围隐隐有吸气声,似乎是学生们做不出来,正挠头不解呢。 不过这道题江行倒是知道的。江家父母去世之后,户籍一系列的手续都需要他去办,而该服的徭役,自然也是找他——总不能找阿摇吧? 今上体谅岭南地区刚刚收复,太过严苛的政策对岭南的起步发展并无益处。因此,在徭役方面,十